文学网 > 2008我带男队奥运夺冠[田径] > 第20章 第20章省队聚餐

第20章 第20章省队聚餐


由于全锦赛是按照省份划分队伍,所以国家队的运动员们并不会作为队友出战。

        全锦赛、全运会这些比赛某种程度上说比亚锦赛、亚运会还要重要,毕竟它们涉及到体制内奖励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,全锦赛成绩涉及到运动员工资问题。获得的成绩越好,运动员收入越高,资源倾斜也就更加明显。而且如果运动员退役后想要从政,全国级别的奖牌比起亚运会奖牌份量更重,对运动员的地位也有相当大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除了奥运会或世锦赛,各个省队的领导们最看重的便是全运会和全锦赛,这也涉及到省里的面子问题,每个省都会进行竞争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南省目前处于一枝独秀的形势,国内三大高手金雪、秦汪萍、倪小丽都隶属于江南省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原本强大的川蜀省,由于绝对主力李雪玫的退隐,渐渐有些退出第一梯队。她们队里最强的曾绣珺与颜舒,也仅能跑出11秒70左右的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九月初的沪都依旧炎热,由于本次全锦赛规模极大,组委会选用和国际大赛接轨的四枪制比赛方式,即预赛、四分之一决赛、半决赛和决赛。

        预赛将在9月11日举行,而剩下的四分之一决赛、半决赛和决赛则是在同一天,这种赛程安排并不是很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对于强大运动员来说,前三枪都不需要发挥太强水平,可以当做热身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,目前国内能跑进12秒的女子运动员满打满算不会超过30个,这次全锦赛也不是没有pb在12秒开外的运动员报名,她们基本就是走个过场,过来增加一些比赛经验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来到沪都的第一件事,不是去田径场看场地,而是拨通了袁玲玲的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袁玲玲几天前打电话告诉过自己,她也会来参加这场比赛。

        袁玲玲的训练手记时已经可以突破116秒,如果发挥优秀甚至有机会直接达成电记健将。这次全锦赛突破半决赛不成问题,说不定还能进入决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喂?玲玲?我已经到沪都了,我们在这边的宾馆。你那边怎么样?江南省队什么时候到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,我们现在在大巴上,车刚开,估计走高速两个多小时就到了,江南市离沪都就两百多公里。”电话那头,袁玲玲的声音中有些激动:“小雪,你们怎么来的呀?首都坐火车到沪都得开一天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坐的飞机。”金雪笑着说道:“国家队报销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羡慕啊,我到现在还没出过几次省,小雪你都出国比赛过了。”袁玲玲感慨道:“不过沪都我倒是挺熟,毕竟咱们是江南省的,正挨着边,我小时候经常过去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次江南省只从省里带了两名短跑选手,一位是报名百米单项的袁玲玲,另一位则是200米专精的唐容容,她也有着24秒以内的健将级别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江南省队本次可谓是底蕴雄厚。别的省接力队甚至为了凑接力队需要从400米方面借调,而江南省队直接拥有纸面上的四大健将,令其他省队十分眼馋。

        本着以赛代练的原则,既然出来比赛,训练就不必强度太高。所以国家队的几名成员在来到沪都以后也都是暂且放松,转而去和自己隶属的省队交流感情。

        于伟力虽说是江南大学体院院长,但毕竟也是国家队主教练,因此在这种省级较量中也不适合出面。他来到沪都,将队员们安置好后,便悠哉悠哉地坐车去了江南市。这里的事用不着他操心,待到出征马尼拉时他再回来就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南省队的大巴车终于开来,车门刚一打开,袁玲玲就提着个大包从车上跳了下来。她将包包随意一放,一个熊抱便扑向金雪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耶~小雪,世青赛金牌呢?给我看看!”

        前几天二人通电话的时候,袁玲玲就特意让金雪把她的金牌带着,她还没见过世界大赛的奖牌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从胸口的口袋里摸出一条绶带,将金牌轻轻地拽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给,送你了,拿去玩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哇!这么好!诶小雪,你说这个金牌里到底有多少金子?还是说表面是金,里面是铜?我之前网上看到一篇文章,他们说只有第一届奥运会发的是纯金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,当然是镀金的。”金雪哈哈一笑,而后说道:“你想拿纯金的,等以后去比国际田联黄金联赛,拿到全球六连胜会有50公斤的金锭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算了。”袁玲玲嘟囔着嘴:“我又不是李雪玫,跑不过那帮黑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哎,别这么想,黑人也没啥了不起。”金雪轻声说道:“来,别说那么多了,我带你去见见咱们江南省的前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金雪领着袁玲玲和唐容容,以及随队的后勤人员来到了统一安排的酒店。将二人的房间整顿好后,刚好是晚饭时间了,几人提议直接在食堂里约一次饭。

        运动员比赛期间肯定是不让出去吃饭的,不过好在沪都是华夏顶级大都市,为运动员安排的食堂也可以单独点菜,还有独立的包厢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人围桌坐定,队里资历最老的秦汪萍接过菜单,随意点了几个江南口味的清淡菜,又吩咐食堂提供一壶热水。

        比赛前不适合吃得十分油腻,也最好只喝白开水,不要喝含有添加剂的饮料,不然容易干扰尿检。

        像省级大奖赛可能不会尿检,但国家级别的大型赛事基本都是需要做尿样检查,虽然有些时候也是浮于形式,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检查得非常严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家都先认识一下吧。我是秦汪萍,三年前加入国家队,你们可能很少在省队见过我。现在我在练100米、200米兼项,这次我也两项都报了名。我旁边的是金雪,应该都认识吧,今年世青赛金牌。这位是倪小丽,也是练200的,兼项100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汪萍一边说着,一边站起身来用热水为四位队员冲洗着餐具,而后在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上半壶热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来,以水代酒,咱们先干一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汪萍端起杯子,她给人带来的感觉就像是一位成熟而干练的大姐姐,完全不像是21岁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别人的21岁,或许还在大学里为毕业设计焦头烂额,秦汪萍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强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谢谢秦姐。”袁玲玲和唐容容端起杯子连声道谢。二人对视一眼,袁玲玲率先开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今年刚来省队的,才待了两个月,还是个菜鸟。”袁玲玲挠了挠头,而后说道:“金雪她跟我是同一个体校的,我能进省队全靠她。我现在在练100米,200米还没有跑过,还请各位姐姐多指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罢,袁玲玲故作正经地对着周围几人作起揖来,逗得几人哈哈一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唐容容,主要练200,这次只报名了200米。”唐容容不太喜欢说话,她的性格有些内敛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玲玲,这是你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吧。”金雪也在此时出了声:“以赛代练也是一种训练方式,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一直在队里训练,没怎么出去比赛?你现在能跑多少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……我训练的时候手记最快跑过11秒53,不过你说得对,我的比赛经验是有点少。”袁玲玲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秦汪萍此时也是提起了兴趣,而后说道:“手记11秒53?那电记估计能进11秒80了,可以呀,你今年多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嘿嘿……”袁玲玲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我跟小雪一样大,我比她大几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?你也17岁?”倪小丽有点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以为,既然袁玲玲叫金雪“小雪”,那么袁玲玲应该是十九二十岁的高校运动员,最近才加入省队,没想到竟然也这么年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呀,我能跑这么快,全靠的小雪。我今年年初还只能跑12秒出头,小雪带我练了一段时间,我就能跑11秒9了。后来她来了国家队,我也去了省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汪萍和倪小丽听得袁玲玲的话,都陷入了沉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她们对金雪先前告知的“国外期刊”的技术依旧半信半疑,虽然看起来没有问题,但真正实际操作的时候难度过大,她们一度怀疑金雪提供的信息是否具有可行性。

        直到现在,她们也只是简单尝试,并未专心于金雪提供的新技术上。因为改进技术牵扯很多,很容易导致不进反退,得不偿失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当今天看见袁玲玲的时候,她们的心中却突然有了些动摇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,一所小小的体校,出现一位天才是运气好,但同时出现两大高手,那就不会仅仅是运气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金雪真的能帮助我们突破极限?

        秦汪萍看向金雪,她觉得这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女孩愈发令人捉摸不透。

        食堂的菜品陆陆续续地上齐,几人经过了一天的舟车劳顿,也早已饥肠辘辘,很快就专心地吃起饭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咦?这沪都的食堂师傅手艺着实好啊,没放香料的清炖牛肉都能做得这么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,感觉比咱们国家队食堂做得还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哇!我爱死这里的菜了,省队里天天白煮鸡蛋,水煮鸡胸肉,食堂师傅也不知道加点料,哪怕炒炒鸡腿也行啊……”


  (https://www.50331.cc/chapter/14442849/51047667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50331.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50331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