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网 > 2008我带男队奥运夺冠[田径] > 第5章 第5章江南大学的邀请

第5章 第5章江南大学的邀请


第二天,李海峰将文章稍作修改后,将这篇文章发给了自己的硕导徐志华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是江南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,也是体育教育系的年级部主任,他主要负责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。六十多岁的他已经退居二线,现在正坐在体科院办公室整理资料。

        【你有一封新的邮件。】

        网页邮箱的提示音突然响起,徐志华放下手中的搪瓷茶缸,点开邮箱。

        发件人李海峰?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摸了摸脑门,他只觉得这个名字比较熟悉,但一时间想不起来是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徐老师您好,我是2001级体育教育的李海峰,这么久没联系您真是不好意思,我和我的徒弟写了一篇文章”

        看到这个开头,徐志华终于想了起来,他的心里已经开始骂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2003年的研究生名额可不能和现在比,即使是在职研究生,也没见过这种大半年找不到人的学生。要不是李海峰家里有点关系,他才不愿意管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,磨了快两年,总算给他磨出一篇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点开附件,文章的标题便让他心里一惊。

        莫里斯格林起跑技术?这李海峰不是练举重的?什么时候学的短跑?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双眼微眯,直觉告诉他这并不像李海峰写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行文流畅,逻辑尚可,虽然不如他带的部分优秀研究生,但起码是有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的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篇文章看下来,徐志华发现这里面的内容和观点都较为空泛,虽然选题较新,数据扎实,但论证风格更偏向爱好者,而非学术人士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,文章里的几处引用数据,就连他也没有见识过。

        目光移动,徐志华注意到了第二作者的名字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?是他的徒弟么?

        带着些许疑惑,徐志华拨通了李海峰的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哎哟哟,徐老师您好您好,真是对不起啊,我去年一直在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别说废话,这文章是你写的?”徐志华眉头微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对啊,我和我徒弟一起写的,她负责查资料,我负责写文章。”李海峰大言不惭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这样,这就不奇怪了,他的徒弟应该是个熟悉英语的大学生,徐志华这般推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行,那你这个徒弟是干什么的?在哪上学?是不是江大的学生?”徐志华语速飞快地说道:“这篇文章里关于抗阻训练的内容是参考《journalofsportssciences》期刊的内容,去年十月份发布的一篇文章,他平时还看外文杂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?”电话那头的声音异常奇怪:“不是啊,我徒弟叫金雪。她是我们体校的女子一百米运动员,外文杂志的话,我上次确实看到她在看一篇全是英文的文章,她说她在学英语,但是我看不懂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看得懂就怪了!”徐志华带着些许怒意道:“你个举重队的,哪来的一百米徒弟?满嘴胡话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我是体校校长,学生可以算我的徒弟吧,您看”

        嘟嘟嘟——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没有理他,直接挂断了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李海峰这人是没救了,碍于他爹的面子,到时候毕业就随便让他混过去吧,倒是这个金雪

        沉吟片刻,徐志华打开搜索界面,输入“金雪100米”的关键字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有关金雪的内容非常稀少,只有2002年江南新闻网上发布过一篇江南省高中生运动会的采访稿件。

        “1986年出生,年仅16周岁的江南二中高一学生金雪在刚刚结束的”

        86年?今年才17岁?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十分惊讶,想要看懂外文期刊上的文章,没有优秀本科生的水平是绝对做不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再看下去,当看到金雪的成绩是11秒66的时候,徐志华瞬间起身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,11秒66绝对不可能是江南二中里读书的普通文化生,没有任何人能未经训练跑到这个成绩,这个金雪肯定是在体校训练,学籍挂靠在二中。

        体校学生,16岁突破健将实力,且英语能力达到优秀本科毕业生水平,这样的人才一定不能过早进入国家队,她需要在高校获得更加全面的培养!

        深耕于体育教育领域的徐志华知道,拥有自主研究能力的运动员是何等宝贵。普通运动员只懂得一味服从教练的训练内容,然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再好的教练员也无法全面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态,能够完美触及自身极限的只有运动员本身。

        大部分运动员年轻时不懂理论,无法发挥自身极限能力,而在退役进入学界研究积累大量经验后,又无法重焕青春。所以,很多运动员的极限都不止于他们的pb,还有很大潜力挖掘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这个运动员被首都大学发现的话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徐志华立刻打开邮箱,向江南大学校长发送了一封邮件。

        江南大学是全国前五的高等学府,人才宝贵,如果能在首都大学发现她之前将其收入江大,那会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大功劳。

        邮件里,徐志华详细地介绍了金雪的情况以及自己对金雪未来发展的判断。

        发送完成后,徐志华给自己的司机打了一通电话,他要去亲自见一见金雪。

        城北体校,教练员办公室。

        经过了几天的文献查阅,金雪已经对目前的短跑学界发展有了粗略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内暂时还没有开设运动康复专业,在金雪印象里,首都体育大学在2005年才会真正展开运动康复方面的研究。所以,自己擅长的运动康复学目前尚且处于真空状态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一些最先进的短跑技术,如曲臂式起跑、爆发式起跑、途中跑送髋技术、臀肌动力源强化技术、放松跑技术等,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凤毛麟角的信息。有些技术已经有了雏形,还有些连想法都未曾提出。

        训练体系这块倒是内容庞杂,只不过良莠不齐,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普适性结论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正看着网页,教练办公室的门突然打开,门口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,虽然年事已高,但他的背部依旧挺拔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没怎么在意,毕竟教练员办公室也不是陈教练一个人的,别的项目的教练也会使用,只是他们最近都出去带队比赛了,暂时只有陈教练一个人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徐志华没有惊动金雪,只是绕到金雪的后方,默默地看着金雪电脑上的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三磷酸腺苷与atp-cp系统?”徐志华缓缓念出电脑上的文字,而后说道:“这是人体爆发力最强的供能系统,一般可以持续六秒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八秒。”金雪条件反射般地回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过武断了吧,我们普遍认为是六秒,六秒过后就是糖酵解系统的发挥时间了,肌肉中的糖类分解成为丙酮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不好意思,可能是我记错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愣了愣神,金雪这才发现有人站在自己身后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八秒的数据她也没有说错。实际上,普通人的atp供能系统确实只能持续六秒出头的时间,但后续经过生理学与医学的进一步探索,这个时间被证实能提升到八秒左右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早在2002年的应用生理学杂志上,便有瑞典科学家证明了短跑运动中女性的肌肉atp消耗量小于男性。对于一些经过成体系锻炼的女性而言,这个爆发时间甚至可以提升更多,这也是女性运动员后程强势的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金雪的回答在徐志华看来并不十分严谨,但他依然没有在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人嘛,又是体校的学生,他带的部分本科生都记不清楚的东西,金雪能主动了解已经是非常不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听李海峰说,你的英语水平很好?”徐志华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可以吧,您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金雪从座位上站起,从旁边的工位上推出一把椅子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江南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徐志华,也是李海峰的导师。”徐志华顺势坐下,在屋里上下打量了一番,而后说道:“你们这环境不怎么样啊,训练条件太一般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徐院长好。”金雪恭敬地行礼,这可是老前辈了,虽然原世界线里没有交集,但她也不敢怠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,坐,你坐。”徐志华乐呵呵地说道:“你就是金雪吧,我听李海峰说过你去年跑出过11秒66,表现不错,对了,国家队那边有联系过你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没,省队问过我,但是我没去。”金雪如实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那就是年纪太小了,他们想再观望观望。”徐志华和善道:“我听说你很喜欢研究短跑技术,平时会看资料?这个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院长,我爸年轻的时候也是百米运动员,他在我小时候就一直看体育新闻,家里很多体育书籍,我也就自然而然地关注这方面内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样啊,那太好了,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上大学?”徐志华真诚问道:“健将级资格证就可以保送,而且上大学也不是让你放弃训练,就像挂靠在二中一样,你的学籍在学校,一样也可以参加比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当然愿意,院长,我爸从小就盼望我考上个好大学,他在发现我短跑很快的时候,也是支持我通过体育路线上大学的。”金雪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欣喜。她也没料到,江南大学就这么顺利地找上门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高校倒不是为了文凭,更多的是借助高校的一些设备与资料库,供自己完成理论体系的构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愿意进入江南大学学习吗?我现在就可以跟校长汇报。”徐志华期待地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?我当然愿意,但我现在只是高二,高中还没毕业呢。”金雪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需要把最基础的训练体系教给袁玲玲,让她先搭建起现代化的训练框架,否则很容易重蹈自己的覆辙。所以,暂时还不能离开城北体校,至少要看着袁玲玲进入省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要不这样。”徐志华向金雪介绍道:“一般保送都是高三毕业后入学,但特招可以不用。我去向校长申请特招,如果不通过,那就还是走常规的保送流程,希望到时候你能首选我们江南大学。过两天我让李海峰给你安排点好的装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会的,谢谢院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江南大学,首都大学还是首都体育大学,对于她而言都没什么区别。而徐志华愿意为了自己这么个小角色专门跑这一趟,也足以看出江南大学对自己的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,这一世,便从江南大学开始吧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月后。

        首都体育馆,国际田联世界青年锦标赛选拔赛。

        金雪人生中第一场大型赛事,即将在首都初夏的晨光中拉开帷幕。


  (https://www.50331.cc/chapter/14442849/51047682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50331.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50331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