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网 > 八零之发家养娃 > 第60章 第60章

第60章 第60章


张大花将周围的人拨到一边去,挤到陆东升的身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东升,你这录音机是哪里借来的?这个纸箱子里面装什么啊,竟然用电视机箱子装着,不知道的还以为里面是电视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笑道:“张婶子,怎么样,这首歌好听吧?是不是感觉跟以前听的歌很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怪腔怪调的,哪里好听了。哎,我刚问你话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管那么多做什么,有歌听就行了,我要不是借的你还想问我要录音机啊?找你家栓子去,可别打我的主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将收音机扛在肩上,一摇一摆的往家里走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身上穿着最喜欢的‘战服’,花衬衫、牛仔喇叭裤,外面还套着个皮夹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天气只是微凉,他们一路行走其实很热,可陆东升非要穿着这一身皮夹克,显得自己特别时髦和不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都只敢围观,都认不出他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身在村里人眼里,实在是太过叛逆。年轻人倒很是向往,年纪稍微大点的都觉得陆东升看着特别像那无所事事的街溜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是陆夏跟在后面,他们肯定会以为他是做了什么坏事,才有了现在这一身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东升,你现在跟城里人一样了,这一身不便宜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知道,我姐送我的,怎么样,帅气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陆夏,陆夏每次回来为了方便走山路,穿得都比较朴素。

        虽说每次带回来不少东西,却也不像这次陆东升回来这么扎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录音机啊!

        箱子里如果装的是电视,陆家这可真的是彻底翻身了,一下变成有钱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本大家也只是羡慕,现在是真真实实的眼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却不管那么多,丝毫不掩饰自己现在不一样了,一路走还一路给老人孩子发糖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对他很是无语,却也没有阻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这次回来是要建房子的,依照她的设计,建造出来之后,他们想藏着掖着也藏不住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房子摆在那,大家又不傻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这个架势太唬人,原本他在村子里就不是个老实的,大家说陆家也从不敢闹到他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还穿成这个样子,不管看不看得惯,都觉得是不能去招惹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一些人转向了陆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有之前经验,也不敢说什么酸话,他们还指望陆夏至雇人的时候想到他们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夏至,你们这是挣了不少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是个辛苦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张大花撇撇嘴,心里那叫个酸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可别谦虚了,谁不辛苦啊,可也没谁像你们这么阔气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夏至只是笑笑,“东升回头有话跟你们说,我们现在先回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听到这话,心里不由升起了希望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是陆东升也打算雇人了?!

        这下大家不敢再挤着他们了,生怕惹他们不高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他们是看明白了,陆国强一家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,现在有钱了开始抖起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不会到处炫耀和瞧不起人,可再也不像之前一样好欺负,底气足脾气也上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还没回到家,消息就已经传开了,得到消息的陆朝阳跟个炮弹一样冲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姑,四叔!哇!录音机,我们家真的有录音机!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朝阳兴奋极了,一路了哇哇大叫,快冲到陆东升的时候,被他一把扛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朝阳‘咯咯咯’笑得十分欢快,“四叔,我可想死你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拉倒吧,你是想我口袋里的糖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都想!还想录音机!四叔,我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录音机,原来录音机长这个样子啊,太带感了。这真的是咋们家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啊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朝阳失望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台录音机不会放家里,不过我带回来了一台收音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屯里大队长家就有收音机,因此陆朝阳并不陌生,又高兴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四叔,我可真是太稀罕你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朝光一路小跑过来,小脸红彤彤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递给他一颗大白兔,用手帕帮他擦脸上的汗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朝光仰着头歪着脑袋问:“姑姑,你们真的带回了电视吗?咱们村没电可怎么办啊?电视也能放电池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夏戳了戳他越来越肉乎乎的小脸蛋,“你要想看,我们可以到村委会那边看,那里通了电,找一户人家借光就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真的有电视啊!”陆朝光兴奋极了,双眸里好像有星星。

        电视机带来的震撼太大了,一家人得到消息也不管手边还在忙什么,全都跑回了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村子里放不了,能看一眼那也满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,这就是电视机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稀罕的轻轻抚摸着,小心得不行,生怕昂贵的电视机被自己个摸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朝阳一直在电视周围转悠:“四叔快点放电视啊,这咋是黑的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家里没电怎么放。”陆东丰轻轻拍他的小脑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转到中央台啊,中央台能放!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将他一把抱了起来:“你还知道中央台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跟奶奶去赶集听到人说的,中央台能放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,周小英:“傻儿子,没电啥台都放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先试试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最终陆朝阳也没能看到电视机亮起来,心里很是失望,就去看录音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将一台小收音机拿了出来,“家里买电池不方便,录音机太费电,所以给你们带了收音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电池也就能放四个多小时,一对电池现在需要五毛钱,录音机需要三对电池,也就是说听四个多小时的歌曲,需要15元钱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台录音机就算放在家里,大概率也是舍不得开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收音机就省电得多,而且能收不少台,评书、歌曲、新闻等等内容丰富,也足够他们用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桂芬心里高兴又心疼,两个孩子那么辛苦还这么惦记家里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用不用,家里听这个做什么。你们赚钱不容易,别老想着买这些不当吃不当穿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买都买回来了,县里我们看电视听录音机,不能让家里什么都没有。况且听收音机也不管是消遣,你们也听听新闻,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:“既然买了就收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桂芬这才没说些什么,嘴里嘟囔着:

        “以后家里都得留人,这么小的东西,要是没人偷了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村整体风气不错,所以也没什么小偷小摸的情况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出门的时候,只要不是长时间不回来,一般也不会锁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本村的人不犯事,兴许有外村的人偷偷溜进来的呢。

        收音机好几十块钱一个呢,要是被人偷了哭都来不及,他们家这茅草房锁了也不顶事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听到这话,顺势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妈,我有个办法解决这件事。既不用每天有人守在家里,又不怕贼惦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啥办法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妈,咱们家盖新房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的目光瞬间从电视、录音机、收音机那收了回来,投向陆东升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直接摊牌:“我们这次回来,就是想跟你们商量建房的事。我们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钱,不能再让家里还住在这破茅草房里。一到冬天四处漏风,太难熬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屋里十分安静,几个小孩子都察觉到不对劲,都不敢吭声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将怀里的陆满满放了下来,让陆朝前三兄弟带她去院子里玩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外头还有太阳,铺着凉席在地上爬也不会觉得凉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孩子们出了门,陆国强拿出了自己的烟斗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是这么想的,我们在外头做生意,是没法回来帮忙,所以大哥出力我出钱,先把房子建起来。小弟以后能出来挣钱了,就让他买电器,那时候咱们屯肯定通上电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闷着不吭声,他这个做大哥的应该挑大头,可他手头上实在是没钱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家里还是父母当家,养的猪种的地拿到的钱也是父母拿着的,虽然他们自己手里也有点零花,可也就几块钱,根本不值当什么,到时候只能自己多使点劲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吸了几口烟,“孩子妈,咱们家有多少钱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算零头有二百六十块,今年收的粮食都没有卖,就卖了西瓜。这二百六十块钱里,大部分都是夏至和东升给的补贴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将陆满满放在家里,原本想着一个月给五十块钱,当作是伙食费加辛苦费,可赵桂芬哪里会收。

        掰扯了半天,陆夏一个月拿回家二十块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,赵桂芬觉得拿着手都在发烫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平时回来就没啥买东西,现在全家人都能穿上新衣服,都是陆夏带回来的布料或者成衣。

        吃上面更是不用说了,他们现在都不需要花钱去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一个月至少能回来两三次,每一次带回来的东西都能吃到她下次再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每个月也会给家里二十块钱,不答应都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们也不需要卖什么东西,成天好吃好喝,还能攒下了这么多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家里还有两头肥猪,等年底卖了也能凑够三百块了。你再补贴一点,也能盖一间大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一听就知道他爸想岔了,以为他们要盖泥坯瓦房呢。

        泥坯瓦房要比砖瓦房便宜得多,主要花费就是瓦片和地基用的大石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泥坯自己运自己造,没什么成本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爸,我们要建的是砖瓦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从包里翻出两张图纸,上面是陆夏画的大房子和整个院子鸟瞰图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有外观,还有里面的布局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是依照当地的风格设计的,挑高的瓦房,中间会隔开。

        上面不仅能住人还能当仓库装粮食都能,以后孩子多了,就往上放就行。

        本地房子几乎都是这么设计的,非常的符合现在的需求,陆夏也就保留这个风格。

        楼下一共有六间屋子,父母一间,每个兄弟姐妹都各自拥有一间,每个房间都有二十来个平方,能摆上两张一米八的床,中间还能剩下两米的过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方便孩子们还小的时候,既能照顾到,又能分开睡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他们长大了,想自己住一间房,就搬到阁楼上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家人光看那间砖瓦房就已经倒吸一口凉气。

        赵桂芬:“这么大的房子得花多少钱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小英:“我们家没有这么大的地方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光是大房子占地面积就已经有近两百平了,这还不算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还嫌弃刺激不够,将下面那张整个大院的图纸抽了出来,摆到大家的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院子是个一进的四合院,正屋在北面,东面是厨房,西面是杂物房。

        南面大门口这边是连廊,东侧还建了阁楼,坐在那就能眺望远方,西面则建了两间茅房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虽然画的只是线图,可也足以让大家能感受到这房子建好之后会是多么的漂亮和实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唯一的毛病就是,贵啊!

        可是看到这样的房子,谁不心动?
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住在里面,就不知道有多舒服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这种感受到城里便利,觉得在城里住着更舒服的人,看到这个图也充满了向往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,回村里也挺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城里什么都好,就是住的地方太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多人家五六口人也都挤在十来平米的房子里,转个身都艰难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望向陆夏:“你相中了村尾隔壁山头那块宅基地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夏:“对,那里足够宽敞,距离村子里近却又不会跟村里人挤在一起,哪家吵架都能听得一清二楚。爸,咱们能拿下这块宅基地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应该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早就打听好了,手里的钱越来越多,想要盖房的想法也越来越浓烈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块地虽然宽敞,可到底远离了人群,村子又不是没别的地方,比如他们现在住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这里已经是很偏的地方,却也比要去对面山头来得近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户人家孤零零的立在那,大家总觉得没有人气,有个什么事还得跑半天才能叫到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却觉得那里清净也挺好,自打跟李婆子做了邻居,他发现还不如没有邻居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家发达之后,那家人越发喜欢酸言酸语,还喜欢跑过来蹭吃蹭喝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小孩子,他们有不好发脾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家说了什么,吃了什么,来了什么人,很快就被传出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他们还想着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家现在不一样了,可哪里藏得住,全被隔壁的大嘴巴给漏出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村子里虽然还有不少空地,可想要那么大片地,只能去对面山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爸,你们要觉得我这想法好,就按照这个建吧。钱的问题你们不用担心,东升能负担得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叹了一口气:“你爸我还不是老糊涂,光靠他怎么可能会够。这样算下来,少说也得一万块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桂芬捂着胸口:“这,这也太贵了!要不然还是算了,泥坯房我已经很满足了,咱们屯现在也没人住上砖瓦房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爸,我们又不是没钱,要盖就盖个好的,能住很长时间的。住得舒服了,干活也更有劲。这是我们的家,我们想要建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:“可这也太多钱了,我这做大哥的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哥,一家有不同分工,不能只看出的钱是多少,这样是不公平的。建造砖瓦房比泥坯房要麻烦得多,大家经验没那么足,都得你全程紧盯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泥坯房也得你一点点运泥和垒起来,我们不出这些力气,就该出钱。还是说你们觉得我是女儿,所以不配参与?”

        赵桂芬瞪了她一眼:“你这孩子,总是用这样的话来堵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反正这就是我家,我有钱就想建好,住在这里我全身心都能放松,老了也能守在这里种种菜养养鸡。城里确实很好,做什么都比村里方便,可它也没有村子里的宁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:“拿走这么多钱,会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:“爸,你放心吧,我们还有得剩呢。而且建房子也不是一口气就要拿出这么多钱,现在就要过年了,定砖肯定也来不及建了,我们这段时间还能多赚一点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最终同意了他们的意见,看向陆夏的时候,心里很是复杂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哪家女儿能做到这个地步,五千多块钱都拿回来建房子,而且陆东升能挣到那五千,也是因为陆夏的功劳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都想要男孩,养儿防老,不怕被欺负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要是能生下陆夏这样的女儿,十个儿子加起来也比不过啊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,就是当初咬牙将陆夏送去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表情有些不太好看,觉得自己这个大哥做得非常的失败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被安慰,心情依然沮丧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也想着自己要不要出去找活干,可他实在是不想离开村里,就喜欢跟田地跟那些牲畜打交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小英看出丈夫的挫败,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,就去找了陆夏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夏让她安心,“大嫂,我会去跟大哥好好说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小英深深叹了一口气,“你们混好了我们都很高兴,可你大哥心思重,觉得自己做大哥的,没法帮你们的忙就算了,还拖了你们的后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也别信我大哥这些胡言乱语,对家里的贡献跟钱多钱少是没关系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夏去找陆东丰,并没有提房子的事,而是将小龙虾养殖和向日葵种植的事跟他提起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现在也不知道小龙虾的生意能不能做起来,很可能会让你白忙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摆摆手:“小龙虾好养,我又不费什么劲,白忙活也没什么损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哥,你可不能这么说。这是要冒风险的,别人杀小龙虾还来不及,你还要养,得顶着多大的压力。平常你还得注意不能让小龙虾打洞跑了祸害庄稼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桩桩一件件,都是麻烦事。要是有回报就算了,要是没回报,被骂都是小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依然不在意,“没事,你不用操心,有我扛着呢。你以后需要什么就跟我说,我一定办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丰对弟弟妹妹总是特别包容,从小弟弟妹妹想做什么,他都会帮忙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也同样如此,不仅不会觉得麻烦,反而觉得被需要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觉得建房子自己没法出钱的沮丧,听到这些话顿时消散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这个大哥也不是这么没用,弟弟妹妹长大了还是跟小时候一样,有事就会找他帮忙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既然已经决定要建房,陆国强也没耽搁,当天晚上就跑了大老远去找村支书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村支书家里的电灯,陆国强很是羡慕,不知道他们那山沟沟什么时候才能通上电。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对陆国强印象很深,陆家人特别会生双胞胎,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后来看到陆国强一家为了那对双胞胎,一下子就穷得叮当响,很多人都歇了这个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他拿来的酒和麦乳精,村支书很是疑惑:“你这是干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也没有拐弯抹角,直接跟他说起换宅基地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又换?我记得三年前你们刚换过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孩子们大了,那地方太小,实在是住不开,所以想换一处大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知道陆国强想要的是哪块地后,也没刁难就同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明天你到村委会办手续,这块地比你之前那块要大得多,记得带上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国强连连应下,离开的时候,村支书还想将礼物退给他。

        腿脚不好的陆国强,这时候像一只兔子一样,一下子就窜不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老婆翻了翻那些礼物,全都是稀罕东西,啧啧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真是不得了了,竟然送了那么多好东西。早就听说这家人靠着离了婚的女儿翻身了,现在才知道传言说的话还保守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陆国强带着陆东升一块过来办手续。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将备好的烟和糖果分发给现场的工作人员,还去找村支书唠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支书,你知道大个子瓜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啊,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笑道:“大个子瓜子就是我搞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啥?竟然是你小子搞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还真不知道这件事,毕竟大家能记得个瓜子名就不错了,哪里会去记老板是谁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村支书眼里,瓜子就是个小玩意,并没有放在心上,更不知道这么个小玩意也能很挣钱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嘿,是啊,看来支书你也吃过,味道还不错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确实好,我还想着都元旦的时候,村里搞活动,买一些回来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都包了!”陆东升拍拍胸脯。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觉得他提起这事,肯定是有其他目的的,直接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想干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这样的,我现在生意还不错,就是原料不够,还得去外面进货。外面进货又贵,交通又不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就想着咱们村不少地方也适合种植向日葵,要是能从咱们村拿货不更好吗。村里人种向日葵也能多一点收益,这不就双赢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听到这话,心口一热,连忙将他叫到一旁。

        妇女主任很有眼力劲的给两个人倒茶,耳朵也竖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村支书等他喝了一口茶,立刻问道:“你能收多少,什么价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报出价格,“每一年的行情都不大一样,目前我是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跟你们说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家都是乡里乡亲,所以不管怎么波动,我也不会低于这个价钱收,但是你们必须要保证质量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承诺,只要是咱们村种的,有多少我收多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东升对村子里的情况也有大致了解,能种向日葵的土地是有限的,他完全能吃得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他们村不如之前他已经订下契约的村子适合种植向日葵,交通也没有那么方便,那个村子附近也还有适合的村庄,可陆东升还是选择了自己村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,他也希望自己的村子越来越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    感谢在2022-05-07  11:02:56~2022-05-07  15:29: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52264980  5瓶;mqx83、催更的叶子徐1瓶;

    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
  (https://www.50331.cc/chapter/80494078/49328501.html)


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www.50331.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50331.cc